close

在南投縣仁愛鄉仁和路上有一處,非常顯眼的白色牌樓,莫拉魯道抗日紀念碑其主要是為了紀念在日據時代,對抗日本殘橫暴行的統治,因而起義抗日的莫拉魯道父子及其九百多位奮勇護家園的賽德克族原住民英雄。




No.1  莫拉魯道抗日紀念牌樓


 



到了抗日紀念碑於霧社街道南邊公路上,園內老樹成蔭,綠野幽景,在入口處即可見到在白色大理石築成的牌樓上頭刻著『碧血英風』,入園內直望佇立在石階前的石雕像即為抗日首領 莫拉魯道,四週牆上則刻畫著當時奮戰抗日的經過,也提醒著後人們別忘了原住民曾經於這塊土地上的犧牲跟奉獻。民國90年的20元硬幣中的人物就是莫那魯道。






No.2  莫拉魯道肖像  新台幣20元硬幣


 



No.3  莫拉魯道銅像


 


霧社抗日事件(1)在台灣早期對異族抗爭血淚史,為台灣鄉土歷史上佔有重要的一環,當時未發生前日本台灣總督府標榜意味著,台灣最頑強的原住民已被屈服與順從,要讓當時的日本高層政界豎起大姆指來歌頌山地模範部落管理,結果在霧社抗暴過程中,戳破了當時台灣總督府在台臣服最強悍原住民的假像,此一事件更封鎖不了引發出國際新聞大肆報導,此非人道屠殺處理方式遭日本帝國議會強烈質疑,總督石塚英藏與總務長官人見次郎等人遭到撤換。從歷史觀察可以嗅出當時的狀態非一個簡單的流血抗爭表面事件,而是暗潮洶湧下的積壓許久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No.4   莫拉魯道抗日紀念牌樓背面


 


莫那魯道(Mona Rudao1882年出生於霧社馬赫坡部落,為賽德克族(2)馬赫波首領魯道巴伊 Rudao Bai )的長子,19301027,他領導發動霧社族人武裝抗日,爆發震驚的「霧社事件」。同年約121,莫那魯道不敵藏匿山區內殉道身亡。



No.5  抗暴起義對日本的反擊的浮雕


 



霧社事件發生的歷史因早期各部落會有相爭的歷史背景,在1895年馬關條約後日本的進入用離間與蕃制蕃的策略進行逐一的消滅與其統治,在1901年首次有日本輕武裝軍隊侵入賽德克族的傳統領域,並遭賽德克族的強力阻止,當時日本步兵一班全被殲滅,這是賽德克族首次見到的日本人,因為軍帽有紅色一圈,族人感覺到與外來的漢族穿著語言不同,就稱呼為 Danax Tunux (賽德克語)『紅頭人』。






No.6 深動描述 男女老幼包含家犬都不落人後的同仇敵愾.


 



1903年日本人為了要孤立山中的賽德克族人就開始進行經濟封鎖策略,斷絕漢人與其他族群與賽德克族的交易,日本的近籐三郎計誘導致平埔與布農族對賽德克族衝突,使得賽德克主要部落元氣大傷無力再對抗日本人入侵而投降。


1906-1915 日本對內山部落的討閥告一段落後開始進行皇民化的教育與相關政策,簡單的說是順著撫之,逆者殺之,其實日本人基本上還是很怕原住民族群的。賽德克族於1912年前的日人統計有3000人,後僅剩1600人,其間歷經數年的日本人對原住民的蠻橫統治,並且嚴禁文面(3)更此對於有傳統文化的族人強烈更不滿自己的文化被瓦解。 另一方面所謂和蕃政策也就是日警取族人部落頭目的女兒,許多遭始亂終棄還有被賣到妓院等案例。莫那魯道的妹妹於1909年與日本人近籐儀三郎結婚後遭遺棄,更加深莫那魯道仇日的心結。






No.7  19301027日 這就是驚天動地的賽德克族 霧社武裝抗暴事件


 



1930107馬赫坡群一對新人進行結婚儀式,莫那魯道長子邀吉村巡警敬酒,反遭被毆打,莫那魯道長子達達歐當然不滿此一蠻橫予以還擊,這衝突就是霧社事件的開頭。入台日軍近衛師團是由明治天皇弟弟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率領,當時19301027前已獲知北白病亡於台南,莫那魯道早已計劃於當天神社大祭典的日子,賽德克族人認為這是起義的最好時機,利用運動會升旗唱國歌為信號,衝進會場,發動總攻擊,殺死日本人一百三十四人。






No.8  現今 南投縣仁愛鄉 Alang Snuwil(即春陽部落)


部落居民為賽德克族都達亞族(Seteq Toda)


日據時期受霧社抗日事件影響而由原居地精英村平靜地區遷移至此,


因本地遍布野山櫻,


部落居民仍承襲日名「櫻社」,


自稱Alang Snuwil(史努櫻部落)


 



No.9  前往 賽德克族的聖域山區的路段


 



事件發生後,日本將遺族以保護名義設兩處收容所,後又唆使賽德克的Toda群人要報殺害Toda總頭目之仇(說是這些遺族為了貪其日本榮耀而歸順種種,為了表態而殺害Toda總頭目等離間),這種族內離間得逞後又是另一件霧社事件。




No.10  賽德克族的聖域山區中制高點, 遙望台藏匿於森林中不易被發現.


 



No.11  遙望台遠眺前方山谷,那裡就是 莫那魯道犧牲成仁之處.


 



No.12 遠眺仁愛鄉


 



No.13 山下都很清楚的被監視到.


 



此二次霧社事件後193156,日本人開始進行強制移居與清算,將抗日六部落餘生者共298名分梯押送到現今的仁愛鄉清流部落。另外有遺族被疑有參加霧社抗日事件被拘捕最後前後有38人在嚴刑拷打下被凌虐至死。






No.14  就在遙望台下細述這一風光與歷史.


 



由歷史的背景與事件的經過,表面上是莫那魯道的勇氣與精神讓日本人都為之可敬與可恨,而將遺體運至台北當時的帝大當作人類學標本,研究為什麼還有比日本人更有勇氣與毅力不怕死並且有領導的能力。在歷史故事背景環境裡,看到碑誌記載與原住民相傳的歷史情節中,瞭解什麼是當代以暴力手段的政治生態。但其整個事件前後,也不由可作為當今為政者對於種族平等的基本尊重是否落實與誠懇的溝通,也不失為一種教育與啟示。






No.15  時至今朝當時拍攝時恰好遇上地方選舉,


             民主選舉政治型態,族人更擁有基本尊嚴的生活與選擇自己的命運.


 


 


(1) 霧社抗日事件在網路都有詳盡圖文內容,建議可點閱《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歷史教室中的『莫那魯道與台灣原住民的反抗運動』文/戴寶村。


 


(2)原歸納在泰雅族群內於民國97423為正名賽德克族,為行政院通過正式通過法定臺灣第十四族的原住民。賽德克族現約有10,000人擁有獨特的生命禮俗與傳統習俗,賽德克族以Sinin鳥為靈鳥,舉凡打獵、提親都聽Sinin鳥的鳴叫與行徑方向為決定。原發源於現今南投仁愛鄉分佈範圍,北介於泰雅族南介於布農族之間,因不斷的遷徙形成兩大聚落,以中央山脈分為東與西賽德克族。東邊的散居於花蓮秀林鄉、萬榮鄉、卓溪鄉;西邊則是南投仁愛鄉,以濁水溪上游一帶有七個村落與十二個部落。《資料內容摘自內湖文化工作室 陳金讚》


 


(3)臉頰刺青,男孩至成年禮前必需通過狩獵,女孩要會織染做布通過儀式刺青表示成年。


 


 


《附記》霧社事件相關內容由 賽德克族 Awi NoKan 吳永昌 先生提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影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