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北國父紀念館三樓 德明藝廊在昨日下午2時起


與同時間與其他藝廊有一點熱絡與肅靜的差別


 



No.1


 



No.2  由左至右 簡永彬、莊靈、王苗、張照堂、黃永松、林聖芬。


 


【悲歡中國─王苗攝影回顧展】開幕茶會與座談,



在展覽會場內就擠滿了參觀遊客,


座談會與會陪同的有台灣知名攝影家與談人由左至右,


簡永彬、莊靈、王苗、張照堂、黃永松、林聖芬。


 



 No.3  西藏女孩 羞澀的模樣 (拉薩 1985)


 


【悲歡中國─王苗攝影回顧展】集結王苗一九八0年代至今的六十餘幅作品,


這是繼1988年策展人簡永彬邀請王苗做為【中國攝影家作品展】,


這回是王苗睽違24年後第二度來台灣舉行攝影個展。


一九八八年的王苗首度來台個展,


當時不得其門能來台灣,


因此無法親見展覽情況。


此次個展座談會邀請到王苗到現場真的是「有緣得識盧山真面目」,


也讓現場參觀者可以面對面的與王苗互動觀賞心靈感觸。


 



No.4  攝影家 王苗


 


台灣與大陸間的民間來往都已有30餘年歷史,


模糊的地帶除了大陸硬繃繃的政治意識形態外


台灣對大陸的理解是越來越清晰


王苗此次攝影展是在改革開放之初1980年代的作品


這正是中國人民脫離文革鬥爭意識形態的初期


全力邁進改革開放致力經濟向錢看的時代歷史背景


現場所展的內容多是大漠邊疆民族的生活常態


王苗在這一段捕捉到少數民族純樸又堅毅的臉龐


可以看到時代中[真質]的一面


這與王苗的拍攝不干預不做作


誠然就是最真實呈現》的作品


 



No.5  抓拍而不擺拍的訣竅瞬間的真實照片,


這除了拍攝技巧純熟外,攝影眼之心與手,


就是要[快,狠,準]的捕捉畫面.(現場作品翻拍)


 


在現今許多攝影愛好者組團下鄉或在邊疆遊走,


許多還都是採取《導演》的手法來拍攝,


當然比較起來就更顯得王苗作品的真實。


 



 No.6  當時間等於零的空間裡的影像互動


 




No.7 帕米爾高原一戶人家(新疆, 1987)  很技巧的1/2 冷漠與溫暖對照.



 

在台灣的參觀者最想要了解,


王苗個人攝影成就,


在過去那個年代裡的心路歷程,


因為攝影家不光是純拍攝的形式外觀,


而是有內心的感觸,


那一份悸動的感觸都是要有相當的人生歷練,


這也是造就王苗攝影歷程的成就因素。


 



 No.8  1980悲歡中國與2012寶島孩童的邂逅


 


王苗在座談會中花了一小段時間娓娓的道來:


中學的時候就遇上文化大革命,


當時進北京故宮做不支薪的攝影助理,


開啟了她對影像的執迷,


或許是個女孩又不支薪在當時的國寶級攝影家,


總是會特別的指導,


在過程中都啟發了她的人生方向及藝術態度,


及對工作一絲不苟的要求。


在當時的物資極度匱乏


購買電影膠捲來拍攝


 



No.9  座談會中 王苗與現場觀賞者的互動.


 


《人民中國》攝影組長黃翔坤傳授給她抓拍而不擺拍的訣竅,


令她此生受用無窮。


這一點可以說完全不需要刻意導演方式來拍攝


當然也是現今年輕攝影者所缺乏的技巧與概念


 



No.10  年有80多的湖南老奶奶,王苗 向前握手致意.


現場一片溫馨的笑了起來.......


 


1979年文革結束初期王苗首次在北京中山公園蘭室,


參與創辦的「四月影會」舉行《自然‧社會‧人》首展,


總共有200多幅作品當時參觀人潮洶湧


入選作之一《賣魚婦人》不久就從牆面上消失了


理由是有意鼓吹自由市場經濟的資本主義思想,


說到此處更提到進入動物園的猴籠裡抓拍到《籠裡籠外》這幀作品,


引起當時社會主義藝術觀下論者的嘩然,


因為入籠內拍攝,而遊客就好像被關在籠外任由猴來觀賞


這被指稱為「影射社會主義將人關在籠裡沒有自由」,


被嚴厲地撻伐。


 



No.11  翻拍現場作品  西藏朝聖者的身影


 


另一幅主題[約會]是兩艘小船在一起的畫面


這被批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船在約會」,


文革的意識形態在藝術領域充滿著主觀不確定性


相信王苗還有更多的作品都還沒有發佈


但生活上所見所聞不是為了作品發佈而拍攝


這些都是時代中生活文化的見證


王苗表示西藏之行改變了對世界的看法


神秘的高原場景從恬淡的自然拉到壯闊無涯的山川草原,


天地人都深深地震撼住她


出版的《世間人》攝影集寫盡西藏人的風霜喜樂。


 




No.12  兩位都來自不同省籍的觀賞者,不期而遇聊了開來.....


現場1980年代照片中的人似乎也好奇窺視2012年代的老人家.


 



 No.13    1980窺視2012


 注意到了嗎? 照片中背後一雙眼的窺視.


 



 No.14  見, 望, 憶起.....


 


這一部份現場觀賞者提問:『西藏偶有抗爭畫面您會拍嗎?


王苗回答道:『攝影為藝術非為政治服務我會拍但不會隨意發佈』。


 



No.15  老奶奶見景憶童年往事......


 


說到軟片膠卷相機演進到數碼相機(DSLR)轉換時的感觸


不習慣非全篇幅的王苗


很不習慣Image sensor (影像感應器)比底片還要小


鏡頭焦長還要 X1.6 ……


直到 Canon 5D 有全篇幅才開始用數位相機


並說明數位相機的ISO感光度的表現優於膠卷底片


 



No.16   經歷過者才能有感觸.......


 



No.17  呷飽唄~ 寶島鄉親的問候!


 



No.18  (現場作品翻拍)


 


在早期中國新聞社拍攝使用的彩色膠卷都是進口的


一捲價錢是40元人民幣


Nikon是最早使用的相機


早期沖洗底片要在香港若是在北京都洗的不好


Kodak 膠卷沖印還得寄送到美國


 



No.19 望遠鏡與忘眼鏡 (現場作品翻拍)


 


攝影的種類,


王苗分為四大類,分別是:


1.職業攝影 (新聞攝影)


2.人文攝影 (紀實攝影)


3.沙龍攝影 (糖水片)


4.觀念攝影 (美術一樣; 心象攝影)


 



No.20  寒冷的天裡抱著瘦弱的小羊. (現場作品翻拍)


 


在現場觀眾詢問到拍攝主體


拍攝者自己先要能有內心的感觸


才能拍出讓觀眾有感動的作品


 


她舉例現場一張小孩抱著一隻羊的故事,


王苗行經一處高原


天氣寒冷見到一個小孩抱著一隻瘦小的羊兒


當她見到此景


小孩的溫暖讓王苗有著深深的感觸就拍下這一張照片


 



No.21  Camera 快門的那一瞬間有您的期待與愉快的滿足.


 


王苗始終遵循著「抓拍」的原則,


不刻意讓拍攝對象擺任何姿態。


拍攝《枯樹與老者》這幀作品,


她躺到地面時畫面中並沒有老者,


斜身拿起鏡頭向天時才發現老者緩緩走向樹下,


天、樹、人竟那麼諧和地構築出深邃的意境;


也看到拍攝前先要看先要想


也是一種構圖的預想與等待,


Camera 快門的那一瞬間有您的期待與愉快的滿足。


 


 


 


【悲歡中國─王苗攝影回顧展】


 


台北國立國父紀念館三樓 德明藝廊


展出期間:2012.04.17 ~ 04.2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影者 的頭像
    影者

    生活妍影

    影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