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集集線車廂外觀彩繪的觀光列車。
在彰化二水搭集集線前往車埕,這也是過去好久都沒搭乘國內的火車了,而此趟的搭乘真還有那麼的興奮感。此班車在這一條支線由車廂外觀彩繪,就能理解由過去的木材運輸與客運轉變到現今的觀光列車。這一次參與社大台灣之美鄉土班,實地來品味中台灣的地方文化與實際精神饗宴。
No.2 車內明亮清潔,大多數都是出遊來品味山莊的文化之旅。
No.3 驗票員的服務就算沒買票向驗票員說明補票就可以。
No.4 很興奮的小朋友故意將手中的望遠鏡拿反,來個越看越遠的享樂。
No.5 中途下車拍一下濁水站月台風光。
No.6 紅色的屋瓦外觀木造建築的車埕站。
「車埕」位於南投縣水里鄉是集集支線上的終點站,全長 29.7公里,起點是彰化二水。清代因樟樹製成樟腦產業而大伐興起,漸形成聚落,另因當地農業以蔗糖為大宗,運輸交通工具是以牛車為依賴,所以初期地名是『牛車寮』。日據時期大正元年(民國元年)日本人經營的埔里社製糖株式會社開了一條輕便鐵道,主要是運送蔗糖並兼顧客運,當時輕便車為當地的新特色,被當時的人稱該地為『車埕』。
No.7 。何去何從 ? 承載過多少的鄉土之情,多少飛輪走過的鐵道。
1919年日本人興建日月潭(註1)水力發電廠,為了運送建材而將輕便鐵道擴寬,並於1922年元月15日通車並與縱貫鐵路相接,這就是集集支線的由來。
No.8 車埕站
No.9 多少歲月的終點在斜陽中寫下篇篇感觸那一份鄉土風情。
車埕是集集支線終點站,有『最後的火車站』之稱,目前車站於921震災之後,
是由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重建,以原貌為藍圖木質材料為主要外觀,就是要以木質素樸特色、典雅造型取勝,整體更有匠心獨到的建築風格,曾被譽為『最美麗的火車站』。
No.10 下車趕緊把握到此一遊拍照留念。
到站之後一群人就開始在月台上忙著到此一遊留下紀念拍照留念,在已成為觀光的車站裡留下來的是讓人懷古思幽情的車站與鐵道。
No.11 柴油動力的觀光列車
No.12 早期蒸氣火車注水專用的水塔現已成古蹟了。
No.13 斑駁生鏽的注水閥道出歷史的歲月。
No.14 伐木興盛一時的木材加工廠現為『車埕遊客中心』。
離開車站不遠的地方有一座,當年伐木興盛一時的木材加工廠,因民國75年政府明令禁採原木,該原木由1959年至1986年間27年的振昌公司,就此停業,
而現有加工廠與貯木池與天車設施,都為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重整建,貯木池也轉為生態池,並將加工廠整建為『車埕遊客中心』,提供遊客欣賞與身歷其境的參觀學習。
No.15 『車埕遊客中心』。
No.16 木材加工廠的員工餐廳。
No.17 木材加工廠的員工宿舍。
No.18 工藝品。
No.19 工藝品。
No.20 污水下水道避免影響下游水源。
No.21 車埕一家水果的加工商店。
梅是水里鄉的特產,車埕這一家梅的加工商店,一進入參觀通道就牆面上有簡略的介紹,走入後由玻璃帷幕可見到加工的實際流程作業的情景,最後到了休憩處當然不免會有供應品嘗的產品,若覺得滿意就可以購買當伴手禮或是名產帶回與家人朋友分享。
No.22 品嚐
No.23 很有創意的包裝,用完了就是小板凳。
No.24 大伙聆聽導遊精湛的實地講解的景況。
午餐享用完後由當地導遊逐一的實地講解,讓我們一群人增長見聞,也充份瞭解到日月潭管理處讓遊客深切瞭解往昔丹大林區的林木業發展沿革,更能讓遊客對車埕曾經風光一時的木業有深入的知性之旅。
No.25 實地走一回欣賞這山莊的風光。
No.26 大自然的壁畫。
No.27 走在生態池岸邊欣賞這山水風光。
No.28 生態池中爭相出頭的紫色蓮花。
No.29 生態池中的紫色蓮花。
No.30 木材加工廠入口處。
No.31 生態池中悠遊的綠頭鴨。
No.32 天車吊勾。
No.33 天車吊勾與輕便鐵道。
No.34 輕便鐵道車的體驗操作。
No.35 昔日日軍假高砲台用來引誘美軍投炸,
現在的高地則成為派出所居高臨下的治安守護者。
(註1)美麗馳名中外的日月潭,在清代文獻中為「水沙連」也是邵族人稱的「水社」部落,在過去日本為了要建築水壩運用潭水來發電,因水位的上升嚴重影響到當地邵族原住民的棲居地,日本當時就強制將原住民要求遷徙,因未有妥善的安排讓原住民對於當時的日本台灣政策感到非常的不滿。
《相關文獻連接》
http://dic.nict.gov.tw/~Taiwan_series/101/4-6.pdf
作者:陳孟君 [邵族的逐鹿傳奇] 記載著日月潭在邵族人的故事,內容詳盡又精采值得閱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