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旦是柚子的品種之一,
果型呈洋梨形,種子少皮薄而柔軟,
甜酸適度,極適合口味,深受消費者喜愛。
開花期在3至4月,以「白露」節氣為成熟收穫指標日,
越接近白露,果實品質越好,
所以果實採收期集中在白露前後數天。
No.1 柚子成熟時.....
No.2 向陽多露水的果實
No.3 快樂的摘取那一瞬間,柚子離枝落袋.
No.4 這比FB 農場還要實在....
No.5 中秋文旦又是豐收的一年.
這一天老婆與姐姐在宜蘭姐家庭園前的那一顆柚子樹,
開始帶著工具來摘取,
因為整株在田邊向陽,
時過「白露」節氣後更是摘取的好時機。
成果豐碩柚子還可以儲放到翌年春節,
其果肉與水份都還能保持,
還真如其諧音保[柚]~ 保佑的可以儲蓄好水果。
◎柚子的小記述◎
No.6 柚子樹
No.7 有單顆,雙顆,三顆一串等, 單顆的不受牽制生長較好,也較均勻。
常綠喬木,柚子的葉似柑、橘多為長橢圓形或長卵圓形,
翼葉則為心臟形;果實多為葫蘆形、梨形或球形,
表面黃色、橙色為多,果面光澤有凹點,
一般有刺激性氣味,果皮相對較薄,用手即可剝離。
挑選除了重量能隱約感覺水量外,
柚子的底為平果實含水與甜度較佳。
◎中秋節的由來◎
每年的中秋節有什麼不一樣呢?
中秋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從民國六十四年起,
全國休假一天,到了民國七十一年,還訂為民俗節日來紀念。
在三年前更早在中國大陸出差,
非駐廠人員都會安排工作能在中秋前兩天完成,
當然就是安排行程要返國過中秋,
當時大陸的員工都很羨慕台灣真好,
因為傳統節日還都有放假,
這個情景於三年前中共當局也開始正視中華傳統文化習俗,
也就開始也與臺灣一樣的列為國定假日。
或者有人會問回國前會不會在當地買月餅當伴手禮,
在大陸[呆]過一陣子的人真的還不會呆到去買一盒,
您可能會問為什麼? 先看看四週有台幹那些人會帶,
或許都找不到有吧! 原因無他就在品質與誠信。
中秋節的由來非一朝一代形成的,
最初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
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
後來貴族和文人學士,在中秋時節,
對著天上一輪皓月,觀賞祭拜,並舒發寄託情懷,
這樣的習俗在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
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習慣,
每年農曆的 八月十五日
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
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柚子?
中國人相信祈求月神的保佑,
可以使全家團圓吉祥,
吃柚子,因為「柚」與「佑」諧音,
中秋的主要神祇還是傳為神話的常娥月仙子,
當然更希望含有吉祥之意也是希望月亮護佑的意思,
而中秋節前後又適逢盛產期,
柚子便成了中秋節的應節食物。
吃月餅的由來則是600年前抗元起義的劉伯溫計策,
在餅內藏字條分贈同伴,紙條寫著「八月十五夜起義」,
藉由吃月餅來通知起義,
後來流傳下來,就成為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了!
時至今朝中秋烤肉的習慣又是所謂何來,
這一點與中國傳統歷史文化有何關連?
講到這一點可以說是臺灣人在延續創新的中秋特色?!
事實上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的富裕生活下的產物。
民國90年代期間,臺灣兩家知名烤肉醬進行廣告宣傳戰,
中秋節本來就是一個讓家人相聚團圓的日子,
走在街巷都會聞到陣陣的烤肉香味,
進一步炒熱中秋烤肉氣氛。
現代的文化傳統習俗逐漸都被商業化牽引著,
在商業的各式活動中逐漸淡化傳統的節慶,
似乎生活安裕愉悅的都是沒有負擔禮俗,
也是否讓下一代知道中秋節的由來,
答案很明顯的就是到電腦搜尋[中秋節],
逐漸下一世代的雲端資訊來提供傳統節慶的安排。
¯背景音樂 : 一起看月亮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