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道場大門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很醒目的天眼門。
『天眼』在佛教裡是虛空之眼,
澈見諸法空之意 ﹔智者闊達淨空 ,慈悲心懷湧現,
就是有著菩薩慈悲的智慧看護者眾生,
這「天眼」可能就是常人在悲憤之時常喊的「人在做天在看」、「老天」吧。
福隆曾有傳言是普陀山觀音道場的法脈之說,也就是觀音山支脈十八羅漢山之一而來。
有福隆古老的說到此山曾經是聖人聚集之處,偶時見紅色神火上下往來,
在早期過去就有一種儀式稱之為『請火』,就是在此山頂設壇為迎接天上的『神火』。
自1984年心道法師來到此處閉關,也開啟了這聖山的緣起,因為法師在此處見到荖蘭山的地勢
很像印度的靈鷲山,因而在此處創了這 『無生道場』,這也是靈鷲山名的由來。
天眼的造型表現在佛教裡的慈悲與正義銳利的眼光 ,
在石柱上可以看到許多古老的修行圖騰 。
祈禱世界和平。
十二因緣圖內容是來自於緬甸禪修大師摩構所悟到的基本生命法則,
輪迴的軸心在於無明貪愛,修行解脫此道可以了達無生實相 。
很玄吧 !
基本生命法則可不是 空氣、水 、陽光 、土地這樣的單純 。
四大天王是佛教守護神,也是佛教寓意中六道輪迴裡最有福報的天道眾神。
觀音道場,觀音的慈悲是眾所周知的,
猶如慈母聞聲救苦,濟渡一切有緣的眾生。
觀音法像金身高12公尺 。
在塔內有佛像與經典和袈裟等三寶聖物裝藏,
據瞭解此處已有約 五十幾座佛塔遍佈在道場四周。
十一面觀音又稱 『千手千眼觀音』,
高有15公尺 於蓮花中綻放顯現,
因為在山頭上又近於濱海公路,
都很明顯的看到所以也算是地標了。
藍天白雲為背景,將十一面觀音以右側位置構圖,
整體畫面就呈現出天與神佛的護佑者大地的氣息。
經文 ( 看不懂耶!! 可能是梵文 )
經文懸掛在十一面觀音座台四周,
這樣的景象我最早是在電視裡西藏宗教介紹播出所看到的,
不知這裡的經文是否類同。
天氣晴朗可眺望遠方的基隆與太平洋讓你倍感心曠神怡,說實在的天氣實在太好了。
仔細觀賞佛塔上的鈴,
在風吹起的時候就會叮噹作響,
猶如天地間自然的頌經啟鐘的梵音。
舍利塔是古印度弟子憶念佛陀的莊嚴而設,算是佛的色身顯世。
天氣真的實在是酷熱來形容,在有樹蔭的舍利塔林之中,
看到地上有著很少見的植物,姐姐說這是洼沙米,
在這有陰涼的樹蔭下停了一會,可以說皮膚都曬的有點刺痛咧。
五百羅漢步道入口在道場旁,
山壁邊上的羅漢石雕都是採用「清斗石」所刻出來的,
一路石板砌出的山道,在清風的吹彿慢慢的行走,
雖沒有特殊的花草相伴,
樹蔭擋住了豔陽其間還也有路上蝴蝶翩翩的飛舞,
也不失是另類的休憩中點綴著一點觀賞的樂趣。
入山口處有標示,接近福隆的位置……
開車往山上行走,一路上有許多彎路,並且是45度的爬坡和180度的彎路,
所以上山會車的話,要特別的留意。
在今年的總統大選中,兩組候選人都有來到此處,看能否求得上天的護佑,
可見得此聖山與法師的『無生道場』的魅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