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夕陽下的斜照更顯現出[金碧輝煌]東隆宮牌樓精緻的美.
來到屏東縣東港的東隆宮,
當您見到金碧輝煌的牌樓,
您就會讚嘆這莊嚴又有精緻的雕工的藝術之作,
說起來不會輸給法國的凱旋門,
可以品賞一下中華文化中宗教與歷史之建築精緻美學。
No.2 美不勝收傳統雕工高大莊嚴的牌樓是一件難能可貴的精緻作品.
No.3 左側逆光下,整個金黃色的光芒真的難以測光與對焦.
來到東港除了品嚐東港名產外,
沒有來到東隆宮逛一下,那真的會覺得有些遺憾,
上一回六月時來到東港但行程沒有排到,
還真的可惜的呢,
這一回可真的到此一覽這金碧輝煌的東隆宮牌樓,
親眼目睹這一精緻的雕工真的是值得。
No.4 牌樓前的石獅.
No.5 牌樓頂端的七級寶塔 左右雙龍形成 雙龍護塔.
在短短的三十分鐘的停留,
好好把握拍一下這美麗的金碧輝煌的藝術品,
在夕陽西下的餘輝中更看到這一絕佳的美,
相機測光還真的有些困難,
完全在金黃的光耀閃爍裡迴盪,
也是好幾次的不理想結果讓人有些徬徨,
匆促之間拍了幾張就是拍的不好,
也覺得自己的拍攝基本功仍然不足,
所以就難隨心即成。
《東隆宮由來史略》
東港的神祇為何也有媽祖海上守護神的神職,台灣的漁民還真的是有眾神相護的福祉。東隆宮主祀神明是溫王爺千歲,而溫王爺原出生於隋朝大業五年為現在的山東省濟南市歷成縣府人,時至唐朝貞觀年間,唐皇李世民微服出巡遇上盜匪,
No.6 東隆宮
溫王爺當時還是一介普通的市井小民,自幼學有武術與私塾讀書,這一回解救唐皇於困境,李世民見其奮不顧身的豪俠之舉並也有文人的書卷氣息,賜封當時共同救駕三十六人為進士,並且義結金蘭,酬功任命為山西知府。其後地方盜賊作亂官府無法平定,唐皇徵召溫知府統領討伐,溫鴻知府用兵擊賊並擒首而大獲全勝,唐皇大喜策封王爺。最後一次奉旨代天巡行下並宣揚大唐德威,船行於閩南海域不幸遇難,唐皇在痛失功臣之際,追封[代天巡狩]並感念其義結金蘭兄弟之情,要有更好的船巡狩給他,也要永遠享用人間香火,特頒建大型船為[溫王船]並建寺廟春秋致祭,在王船上御賜『遊府吃府,遊縣吃縣』凡王船所到之處官府百姓均應設祭,以慰溫王在天之靈,這一段就是皇家給予溫王建廟之初。
No.7 東隆宮正殿屋頂為最高層級的九層塔.
No.8 東隆宮前廣場
No.9 廟前販賣小風車的小販.
No.10 東隆宮前的旗桿
No.11 旗桿上除了風調雨順的神旨外另有護桿的上龍下虎.
許多代的漁民有感溫王經常於閩浙沿海顯靈,對於護航庇佑漁民,在早期明、清移民台灣的漁民更是以溫王爺神祇為精神寄託,於是在清朝康熙年間,當時的泉州與漳州移民,康熙四十五年在東港發現一批木材在海岸邊漂流,傳是由福建海潮沖流至此,上面還有[東港溫記]書寫雕刻字樣,溫王爺顯靈要駐留台灣,地方鄉民相信溫王對地方造福與漁民護佑,始將神木興建廟宇命名為『東隆宮』,此為台灣溫王爺建廟信仰之始,這也是很有趣的台灣漁民祀奉山東成神的人氏,這或許就是歷史文化綿延至今的一環。
『以上資料內容整理取自 東隆宮廟宇提供簡介DM』
<背景音樂:煙雨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