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內灣站是新竹內灣支線的終點站,


在台灣鐵道史上算是較晚興建的車站,


但到了建國百年之際她也將走過一甲子年,


這六十年的過去與未來,


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


從蒸汽車頭到現在的柴油機動車,


將於明年就另有更不一樣的是


『台鐵捷運化』的新里程進展。



No.1 清晨陽光由車站後方山坡斜照耀的內灣車站.


 


內灣站目前仍然是古樸的建築,


就如當地客家文化的純樸勤奮的模樣。


新竹內灣支線於日據末期1944開始動工,


但隨即因太平洋役資金不足而告中止。


台灣光復後的國民政府始有延續建設計畫,


亦略微更改路線經過橫山



No.2 太陽逆光下的清晨考驗影者拍攝意念.


 



No.3 早安! 內灣車站


 



No.4 透過候車室的木框玻璃窗向外面的月台望去.


 



No.5 簡易的驗票出入閘門


 



No.6 候車室與售票處


 



No.7 斑駁歲月的痕跡.


 



No.8 停靠於月台的DR1000型柴油動機車


 


民國三十六年十一月通車至竹東,


為當時的竹東線,


又於民國三十九年十二月延伸通車至十分寮(合興),


因林業發展的需要於民國四十年九月延伸至當今的內灣站,


並改名為新竹內灣支線,


內灣線沿途產業除了林木業之外也興起了石灰業與水泥業,


這都是內灣線主要貨運收入來源。


民國七十五年後林木業的環境保護政策與建築材業的蕭條,


內灣線兼負內灣、竹東等地通勤及旅遊人潮,


為台鐵數條客運支線中虧損較低的。



No.9 內灣站至今還保留著古樸的獨特建築風格,


並設置一塊「通車紀念碑」,


供後人紀念開闢鐵道的艱辛。

 




No.10 已荒廢的調車亭彷彿在訴說過去輝煌的年代.


 



No.11  已封存列為古蹟讓遊客鑑賞的運煤與木材的地磅.


 



No.12  內灣站已經轉型為地方觀光重要運輸功能.


 




No.13 車站外牆鑲有"劉興欽漫畫"


是4 5 6 年級生共同的記憶.


 



No.14 內灣支線沿著頭前溪與油羅溪蜿蜒在新竹縣境內,


這條因木業發展的鐵道曾幾何時漸漸被人遺忘她的輝煌,


來到這裡搭乘內灣支線火車,


深入體驗沿途的鐵道風光。


 



No.15 清晨的內灣老街.


 



No.16 早晨9點前老街的景況.


 



No.17  早上過了11點近中午時的內灣老街.


 



No.18 內灣車站前的人潮.


 



近年來前往內灣在地鄉土客家文化與內灣老街的人潮吸引,


遊客的載客量又略有上升。


內灣支線由新竹市直通竹北高鐵站於明年建國百年十月預定通車,是將現有台鐵內灣線新竹市內路段高架輕軌化,



並沿途增設東光、千甲及關東三站,改善現有的竹中站,


再增建竹中至高鐵六家段;


此工程主要功能在於連結新竹市與竹北(六家高鐵車站),


在未來將成為新竹市民搭乘高鐵的主要接駁路線,


也就打破現在區間車的規模,進而成為台鐵內灣支線捷運化的型態,


同樣的也是將內灣站規劃到台灣一日生活圈範圍。

未來可想像到內灣站是否能承載這西海岸線各縣市的觀光人潮湧入,想必日後都是一項考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影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