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楊峰榮老師的「意指之間」個人攝影展
8月14~26日在台北市爵士攝影藝廊展出的「意指之間」攝影展,
可以說是生活寫實中的藝術之美,
No.2 位於台北市八德路爵士攝影藝廊的展覽會展.入場免費.
No.3 蔣勳以文字闡述美在生活中著作,有詳盡的品味與細膩的觀察美的情節.
名作家蔣勳曾有一本著作『天地有大美』,
書中提到「在生活美學裡,『美』不再是虛無飄渺,
不再只是學者專家口中的一些理論,
我們希望美能夠踏踏實實在生活中體驗出來」。
書中道盡食、衣、住、行,幾乎都涵蓋生活面90%以上,
真的有無盡的『美』就涵蘊在生活當中,
看完這一本書後最後就會體察與更敏銳的品嚐美的愉悅。
回頭講到攝影上來說一般來欣賞內容首要就是主題,
主題內涵在畫面構圖與光影角度來呈現作品的意念表達,
在「意指之間」的攝影展現的就是要傳達這個意念,
就如攝影主題來說就如蔣勳的細膩觀賞與品味,
蔣勳他是以文字來表達出來那一份情節;
楊峰榮老師則是以鏡頭來呈現出來這「意指之間」的境界。
所以畫面中的意指之間充滿著,作者自己獨特觀察的內涵,
捕捉到一般人有時忽略的畫面,呈現在觀賞者心靈深處的共鳴。
No.4 陳金讚(左)在楊峰榮老師(右)的作品導覽前開場介紹.
很幸運的是8月23日陳金讚老師約了作者楊峰榮老師,
前一天Mail 緊急告知,稍做安排當天上午前往展覽會場,
由楊峰榮老師親自在現場為我們一一的導覽與解說,
讓我們一行人體驗這些作品。
No.5 楊老師與參觀者間的互動交流.
楊峰榮老師說道:
「意」與「指」在許多藝術作品都會帶有尖銳的批判,
反射出作品的衝擊力與震撼力,
但有時候都非作者當時所預料到的。
看到楊峰榮老師的「意指之間」獨具慧眼的角度,
友善溫和,對人事、動物之間充滿著人性、和諧、美感、感懷的心。
No.6 楊老師的作品在現場很多都被收藏者指定選購.
楊峰榮老師也對於一般攝影愛好者,
給予鼓勵要多練習觀察的思維,
而不要一窩風的看到別人拍過的經典作品,
也跟著拍一模一樣的拍攝,
因為這跟本不是自己心境中的內涵,
僅僅是複製他人的作品而已,
這些都是沒有創造的意念。
No.7 現場第一幅作品就是楊老師的謝老師身影,有著感恩與老師帶領的意境.
No.8 畫面中的人正拿著傻瓜機專注的取景,
一束光正好在畫面中的臉頰與相機上,這是畫面中的主要意境表達.
楊老師一直強調並非好的作品都是單眼的作品,
畫面中的人是楊老師的老師,他就是拿傻瓜機拍出很棒的作品.
楊峰榮老師表示作品本身要具有生命力,述說著有意指之間的故事,
獨特的有「意指之間」的轉化 ,所看到的平凡的景、物人、…,
轉化成超過景、人、物的表像,進化到抽象的視覺效果,
或著藉由景物傳達心中的意象。
No.9 合影留念
《楊峰榮老師個人小檔案》
http://www.uart.org.tw/uart/show/action/2006/A951212Ab.htm
銘傳大學商業設計系專任講師,傳播學院兼任講師
中華民國攝影金像獎評審副主任委員
視丘攝影藝術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