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是來晚餐與早餐(住宿在山下的排雪樓),
這回很幸運能夜宿進松雪樓。
No.1 合歡山松雪樓大廳的木雕藝術品.
No.2 成長的痕跡 (以年輪與樹幹對應出的成長意象)
此趟是早已在八月就已計劃的行程,
11月18日搭遊覽車夜行到達合歡山,
翌日清晨拍過溪谷楓樹風景後,
還想抱著希望合歡山的夜空能夠雲開霧散,
結果還是在現實的雨天裡都一一的殘酷破滅,
享用晚餐的過程中,
同學提議既然無法夜拍就在大廳請老師上課,
真的不放過老師在身旁的有效每一刻鐘。
No.3 松雪樓的自助餐可以說是世界最迷你的樣式....
No.4 簡易的醫務室放置氧氣機.....
No.5 高山症的症狀簡易說明
No.6 自我照顧與/預防....
No.7 使用前記得先用酒精消毒罩杯......
身體無恙可別好奇使用.
約晚上7點多雨有停止現象,
正準備整裝攜器材隨老師曝星軌與車跡夜拍,
老天仍然似跟我們玩…
正要踏出門口集合時就又開始下雨,
好吧!把攝影器材放回到房間;
也通知在排雪樓的同學不要上山到松雪樓。
No.8 陰雨天無法於戶外曝星軌與車跡,
只好請老師來上課.......
在大廳上課的過程中,
老師對於晨昏攝影技巧與地點特色詳細解說,
老師很感嘆的說道『這一回算我欠各位一次』(註1),
並且手持ipad 以A4大小的畫面展現老師過去的示範作品。
No.9 同學都很認真的在聽課....
No.10 拿起手上的傻瓜機開始對木雕藝術品打光拍攝.....
No.11 有光影拍起來就生動多了....
No.12 來來打光照這裡.....
No.13 由下往上仰角拍攝,光影射入窗的景象.
在大廳有一些新的木雕藝術品,
雨天無法外出夜拍,
既來之則安之,
拿出手邊的傻瓜機,
一旁同學幫忙打燈;
開始狂拍一番來解無法外拍到此一遊的遺憾。
No.14 仿陽光照射的那一種生意的趣味性.
No.15 藍色調的光影帶有一分寒冷氣息的感覺.
(註1) 郭老師在多處有任教攝影班,(曾任台北攝影學會理事長)
在內湖社區大學裡《大自然風景攝影》十八週為一學期每週都室內課為主,
外拍部份都未排在十八週內正課裡,外拍 郭 老師不收學員學分費,都很熱意帶
領學員上山下至海濱分享風景拍攝景點與私藏景點,現場示範與技巧教導,
這都讓年青者有信心與叔叔伯伯阿姨們更有方向感的拍攝自信心,
都能在拍攝技巧上有一定的程度進步,
學員若再進一步在攝影美學與意念涉獵,作品將更能有進步的痕跡,
有時候還會邀請他的好友攝影專業者到課堂開講座,
這都還沒有另收取車馬費給到課分享的講座講師,
學員們都感到學到的有多方面技巧與概念,
真的少少3000元一學期學分費,
實在有『物超所值』感,也非一般市面上攝影課幾週就要八千至萬八的價碼能比,
難怪每次新學期的一開始都很快的額滿,稍微猶豫一下就報不上班來上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