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10日郭老師帶領我們一同來到萬里的拳頭石,
當時已是凌晨天還尚未亮的四點多,
此時已有一群同為攝影的愛好者,
早已占滿所有能拍攝的位置,
就只好轉移至附近相差不遠的獅頭岩,
這也是郭老師的私房菜景點,
當然也鮮有人知曉,
當時大夥也拍得非常起勁也不輸給拳頭石,
這對影者來說雖是遺憾但也期待下一回當滿水位的時候再來拍。
No.1 黎明前月黑風高的萬里拳頭石.....神秘之拳夜夙北海
今年6月29日正好是滿潮,
也就是說拳頭石下的岩坑礁石都會積水,
這當然也是拍攝的好時機。
上一回因是假日所以會有人更早是必然的,
這一回非假日三點多就到現場,
拍到早上五點半後,
於晨曦曙光精采的時刻都過後,
也就是收拾現場打道回府的時刻,
當然要上班的吃早餐都還來得及,
這就與九月破曉在五點五十分就大大的不同,
也就是會有人來不及上班等等……..
No.2 風浪太大水面不平靜 真的沒有倒影......
拳頭石為萬里有名氣的拍攝景點,
在許多專業攝影都會在凌晨天未亮,
三點多就扛著腳架到達現場的最佳角度拍攝點佔位,
以求得到最為滿意的構圖之處。
冰冷的岩石與海裡的白色浪花,
於晨曦攝影裡的海光岩色絕景最為迷人,
更是一般攝影與專業攝影者共同趨之若鶩的樂趣。
No.3 黎明前的時刻.....
月黑風高裡海濤不斷的拍岸窸窣水浪聲,
夜曝的拳頭石於有著藍藍的色調,
在遠處燈火的紅點裡點綴著海光天色,
包含著神秘的無月神拳的藍與紅,
卻有那迷樣的神拳之勢並沒有夜裡海風浪聲的沉悶壓迫感。
No.4 2/3 天空的構圖 焦長 18mm x1.6
No.5 剛開始老師說拳頭太大了些,就改小一點囉! 焦長12mm x1.6
同學們都戰戰兢兢操作著,
在郭老師的協助下測光並引導黑卡時間,
並也現場一個口令一個動作,
按下快門…….黑卡遮搖的位置…..
在黑夜裡以強光手電筒幫同學們補光,
直到曝光時間終了口令下達一同關掉快門,
在這一過程中初學者更感到一股喜悅,
因為感覺到自己做到了,
當然在操作上更有信心,
也就是從模仿中實實在在的學到實作,
在構圖上雖都是[公版]的模樣,
但也從擬模的啟發而擁有創意的開端。
No.6 老師幫忙打光在岩石上.....
No.7 東方海岸線都已天明......
No.8 海風夾帶的水珠打在鏡頭上,指間恰如戴上鑽石戒般的迷樣.
拍攝是一種藝術,
藝術是相對的參數組合,當然不是絕對的意象!
攝影藝術當然也包含了美學,
此拍攝構圖就是美學最佳的展示,
雖然[公版]的主題構圖沒有甚麼創意,
但這些都是創意的擬模,
所以當嘗試到[公版]的成效果實,
更讓初學者能有開創自己想像空間的能力,
難怪這就是許多跟郭老師外拍能實際學到許多東西。
No.9 嘗試剪影的效果.
拳頭石在海光天色的晨曦中,
沒有白天的鋼硬的光影格調,
更讓人有著要多看一眼的美,
這就是晨曦裡拳頭石的迷樣。
No.10 天上三條積層雲.....原來都是飛機造出的[景]......
晨光中夜曝,手電筒是必備的,防滑鞋更不可免,
穩固的腳架更是基本備配,鏡頭廣角為最佳。
拳頭石也是影者初聲之啼的拍攝,
腳架已插入海水中,
兩腳與褲管都已浸濕,
海風挾帶的鹹水珠迎面而來,
不時也拿著拭鏡布擦拭鏡面,
這一回總算拍到拳頭石,
雖然與專業攝影的作品不能相提並論,
但也收穫不少,
最起碼能有愉快的操作過程也感到滿足……
天亮了! 老師喊道: 精采的大景已過 !
收拾裝備,
打道回府……
No.11 該打道回府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