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元宵節在中原漢人文化的年節裡


農曆春節裡為最精采的階段


也就是說過了元宵就是農曆春節也告了一個段落


台灣自四百年來


雖經不同種族的統領


但始終都在中華文化傳統習俗的脈絡不曾間斷


 



No.1  鐘永和先生 為中華攝影藝術交流學會創辦人,


致力於兩岸攝影藝術文化交流


 


台灣北部有平溪放天燈,


台北內湖有元宵鬧土地公,


台南鹽水有蜂炮,


台東有炸邯鄲爺………


各地都有傳統的元宵燈會,


俯瞰台灣元宵當晚可以說是熱鬧繽紛萬頭鑽動,


看到寶島台灣的地方文化更是包羅萬象的多元。


 



No.2  左起 新北市文化局長 林倩綺,


中華攝影藝術交流學會 林添福理事長, 創辦人鐘永和先生


 


 



位於新北市板橋435藝文特區浮洲館,


 


正在展出《新北晉中  跨界對話》


 


此為中華攝影藝術交流學會攝影展


 


展出時間 2013.2.22~3.17


 





No.3  參展作者與文化局長合影


 


展出內容都是我國攝影家


受邀前往山西晉中參與「鬧社火」元宵節傳統年節慶典,


當時拍攝天氣晴朗


但氣溫是在零下二十度中的戶外活動


在亞熱帶習慣的台灣攝影家


還是能夠將精采的畫面


從藝術的角度現實感觀的角度溫馨悸動心靈的感觸等


由七位受邀攝影家的精品中的經典作品展現出來


另外還有三位學會老師的作品呈現出台灣之美


此一攝影展是難得欣賞到


以畫面展現新北晉中的跨界對話


 



No.4  座談會 陳金讚老師談當天攝影心得


 



No.5  座談會


 


台灣在三萬多平方公里的面積土地上


就已有多元化的鬧元宵各項文化習俗


更何況中國幅員廣闊的山川眾民


影者也體驗過在廣東佛山的元宵過通濟的習俗(1)


 




No.6  背棍  山西晉中的文化特色之一    拍攝:葉銘源 老師


 


在板橋展現晉中[社火節鬧元宵]


最讓人映像深刻的是背棍》,


背棍要挑選俊秀男女孩童,精心化妝打扮後,


綁在鐵棍上端,下端綁在強壯男子背上


這看起來簡直就是特技演出


說實在的沒有個好體力


每一個小孩起碼有10公斤


背棍者在行走中,


配合鑼鼓點,邁出各種舞蹈步伐,


使孩童搖擺表演


不要說大人了


小孩可不能嚇得變成大花臉


仔細的端詳還能背棍出來演出的年輕人少了


這也看到現代文明演進中


晉中地方特色文化也面臨傳承的問題


台灣受邀攝影家也抓住晉中特有文化的精髓畫面


 



No.7   展出現場


 



No.8   [看]系列    高幹於觀賞台上與台下的老百姓同時觀賞表演.


拍攝:陳金讚 老師.


 



No.9    看     拍攝:鄧博仁 老師


 



No.10   平日裡默默的莊稼婦個個都成了身懷絕活兒的好手,

高超的技藝表演贏得了觀眾的陣陣喝彩,


喜氣祥和的精神面貌,穿過每一個大街巷尾…….


拍攝:鄧博仁 老師


 





No.11   [看]系列   最有趣的還不只是廣告看板與觀眾的眼神,


似乎力挺中國男籃的人物是外國人的臉孔......



拍攝:陳金讚 老師.



 



No.12   [看]系列     零下二十度的氣候裡,老婆婆坐在棉被裡觀賞表演,


讓人感到溫馨的是,


拍攝者很眼尖的捕捉到三輪車載著老母親一同觀賞,


與現今台灣許多家庭招聘外傭,推著家中長者外出放風,


更見到金錢與親情間在環境不一樣的社會裡,


有不一樣的結果,真讓人有進一步省思的空間.


拍攝:陳金讚 老師.


 



No.13  攝影展開幕,攝影家們互相心得分享........


 


 


相關內容摘自網路資訊


 


根據民間傳說、壁畫等考據,約可推至明嘉靖三十九年(1561


源自山西徐溝鎮背棍、鐵棍的淵源


徐溝鎮境內旱災嚴重,百姓心急如焚,


於是縣城內“十老社”組織部分人去太谷縣的白村龍王廟求神祈雨,


不幾日天降大雨,百姓大悅,為感謝神靈恩賜,將成王泥身置一高桌上,


並配一對童男女侍奉,抬著遊街慶賀,稱之“抬閣”。


有人將此種祭神形式改制為《鳳凰拉車龍打傘》的神閣,


並將侍神的童男童女由赤腳大漢扛在肩上顛擺過市以示虔敬,稱之“走閣”。


逐步演變發展,與傳統戲曲、神話故事揉合在一起,


成為當地百姓喜聞樂見的文藝活動。


 


 


(1) 不一樣的傳統元宵節   廣東佛山人的元宵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影者 的頭像
    影者

    生活妍影

    影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