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假日期間在台北圓山爭艷館,
9/19〜9/22連續四天舉辦了
2013台北藝術攝影博覽會,
很不湊巧的是天兔颱風來襲擾,
不過室內的展出未受天候影響,
參觀者仍是絡繹不絕的購票入場觀賞。
今年聚集14國50餘位攝影家或從事攝影相關企業,
現場有60個攤位,參觀者可以直接與攝影家面對面的交流,
也算是在台灣重要的藝術饗宴與交流平台。
照片清晰版觀賞(滑鼠按下網址)
展覽現場共區分、現代作品展區、
國際攝影書與最讓人好奇的手工書、
每日都有精采的座談會、
作品以幻燈展示、
藏家的精品分享的展示與攝影文創等主題,
內容內涵多樣與多元化。
攝影座談讓人深刻留下值得深思的幾個課題:
1.攝影文化藝術的導向,似乎缺少東方文化的精隨內涵,
一般都偏向西方角度的思維邏輯來展現。
2.如何收藏經典有價值的攝影作品。
3.攝影與文學的交錯中在平日生活裡的精品內涵。
4.世紀變異中視覺邏輯的創新構思與演展。
5.攝影角度的思維與觀賞者的對話。
Smoking women (巴黎 1958) 珍藏人:呂良遠
手腳之間 〜
看啥.......
另類巧遇只能意會不可言傳
攝影藝術文化不僅是時代演變中的紀實,
也是當代文藝創作的重要影像文化資源,
據了解中國大陸至少要開發四座攝影博物館,
這也帶動了另一種文化創意與精品收藏的原動力,
更提升潛在的相關行業的經濟需求而熱絡起來。
台灣攝影博物館也在台灣攝影博物館文化學會,
在民間有限的經費與實力也開始展開籌募建館基金。
伊莉莎白 II 生於1926年 珍藏人:呂良遠
正好作品後方的高跟鞋...........有著如影身形的聯想.
攝影一向都是高成本的運作,要有豐厚的文創產業,
每一位攝影都是要被鼓勵的,
良好的攝影資訊平台,
有優質的攝影氣質涵養,攝影就如修行,
在作品的展現就是要有《真、善、美》的正面導向,
也有《挖、諷、訴》在負面裡也會有曬到陽光的機會,
亦就挖掘真相、引諷抑惡、傾訴通情等另類陰暗面的申脫。
畫面裡背景黑與白,大人與小孩的對映!
攝影是主觀的,
因為畫面的取捨都是攝影者的理念!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