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昔日威嚴神秘的官署,現已是市民休閒之處.




前一陣子來到台北市植物園,看到一處類似古代當官人的住宅,但也奇怪又不是廟宇怎麼會有門神?還正在翻修中的古跡維護中,向前一探究竟是布政使司衙門,這又是什麼「碗糕」古代機構?看了說明牌才知道還是臺灣建省首要官署衙門「臺灣布政使司衙門」。



No.2 頭門的門神


 



No.3 台灣建省前是隸屬於福建省布政司所轄.


 


臺灣在明末至清代晚葉時期,由當代行政體系瞭解是隸屬於福建省管轄,清光緒十五年(1889)後,由於清皇室備感沿海防務的重要性,且台灣也是明鄭後來台漢民開墾更顯得台灣府必須昇格的背景下,由當時巡撫劉銘傳於現今台北市中華路的中山堂前廣場,建造衙署建築的布政使司,在當時亦簡稱為「藩臺」或「藩司」,而台灣省城(位於台中)因北遷停建,藩司行署才正式為「臺灣布政使司衙門」,這就是臺灣正式建省機關的由來。


 


現位於台北市植物園內的布政使司衙門雖非原址遺跡,但在日據時期日本文人政府的幾任總督,准予有識之士的申請遷移他處持續保留,讓後人有機會接觸與實體感受,台灣光復後內政部以該建築為清建省與日據時期有著環境變遷密切關係,公告為臺閩地區第二級古蹟。


 


雖然古蹟非原貌的壯觀,但也是當時將精華部分遷至此重建,觀賞古蹟建築要有幾個著眼點來探討,也就是有系統的觀察,才不會老是走馬看花的好像沒有什麼感觸,就產生不了興致與持續的挖寶了。



No.4 民眾很仔細的閱覽歷史文件中的細節.


 


在今年維修後的「臺灣布政使司衙門」就進入打探一下,


就參觀衙門古蹟建築硬體部分不外呼先要掌握這六項:


一、     格局


二、     空間機能


三、     門窗


四、     裝飾與彩繪


五、     建築風格


六、     建材


 


『格局』


是一座七開間三進式的官方建築,由前到後有頭門、儀門、大堂與左右廂房與通廊,形成封閉的四合院式格局,在大堂室內空間高大柱列而顯得十分寬廣。一向講求的官方建築能重建就不容易當然也無風水的特別要求。



No.1 頭門


 



No.2 儀門


 



No.3 由頭門向外望的是植物園


 



No.4 清代的布政使司在日據時間拆遷,


現址建造「台北公會堂」來慶賀日皇裕仁登基,


於戰敗投降就在此會堂舉行臺灣戰區受降儀式,


後來的公會堂就是「中山堂」,


歷史上的演進好像冥冥之中在訴說著這奇妙的一切.


 


 


『空間機能』


由頭門有中央辟三門,共有六扇門,是官員進出的主要之處,進入後在眼前的是儀門,是讓訪客下轎與整理儀容的空間。左右兩旁是廂房,在以往進入官府前的儀門顧名思義就是現在的會客室,若是長時間等待都還有左右廂房休憩與衣官整理的場所。通廊有左右與中間,當然官位與有名望的走中間,兩旁則是位階較低者的通道,大堂則是重要會議與機務辦公之處所。另外左右天井有採光入室的功能,不會讓封閉的室內黯淡無光。



No.5 陽光藉由通廊邊的天井投射到室內,


當時的建築就已有這樣照明設計的技巧.


 



No.6 大堂讓人感覺宏偉寬廣,由於天井的自然照明,


顯得陽氣十足非常的光亮,都不需要照明設備.


 


『門窗』


布政使司衙門的正面四扇石雕的竹節窗,竹窗三根是奇數,取「吉」的諧有福之意;頭門的在日據時期照片看到的是柵門的景象,可能原址是日軍有馬車進出而修改過的,拆遷至此重建正門兩側都恢復清代時模樣,正門的有三座石雕的抱鼓石其正門是左青龍右白虎,其背面螺紋線條的雕刻,另外邊門都是各一對抱鼓石的另一種稱之為門枕石。在左右廂房與通廊窗,還保有原魯班卡榫的運用。


 



No.7 竹窗三根是奇數,取「吉」的諧有福之意.


 



No.8 左右廂房的窗以萬字的結構造型.


 



No.9 窗邊採用的卡榫.


 



No.10 廂房與通廊間的紅磚拱門


 



No.11 儀門 (清)


 


『裝飾與彩繪』


在頭門的正中央門有武將門神,左右為文官門神。在門板旁的是精緻的隔扇,如此可以通風與採光,隔扇分四個部分分別為樤環板、身板、腰板與裙板。


室內屋架是撐起屋頂的木構造,在大堂棟樑架構有兩條水平的大通與二通,樑與柱之間瓜筒有著相當重要的弧斗形如瓜得名,這是中華傳統建築上的精髓之處。


 



No.12 尖峰筒民寺廟間房舍稱瓜筒


左邊:現代翻修品,右邊:無法承受建築物汰換下來的古蹟.


 


 



No.13 除了官署可以有燕尾,在一旁還有亮麗的剪黏.


 


『建築風格』


頭門的屋頂是典型閩南式「歇山頂」,其形如硬山頂,左右有如裙片屋簷,在屋脊四邊都有四面屋波又被稱為「四垂頂」。另外在屋脊可以看到是翹燕尾與陶藝作品,屋脊內外結構都是典型的閩南式風格。



No.14 頭門,儀門至大堂都是以典型閩南式風格.


 



No.15 燕尾的特寫


 



No.16 護門的抱鼓石.


 



No.17 也很講究的左青龍右白虎的抱鼓石圖騰.


 


『建材』:


原址遷移重建有許多都非原有建材,財政拮据但都盡可能維持原貌,如牆面是以一層丁一層順的採用當時郊外的唭哩岸石砌造而成,光復後多次維修例如大堂的樑柱有黃色圈的部份都是保有原材料而另加工處理,無黃圈的部份為無法以原有建材來撐過歲月的摧殘,採用現代鋼筋水泥的結構體。像似抱鼓石與柱礎都是石材不易損壞多數都是原有建材亦都是當代福建運來台的壓艙貨。



No.18 大堂多數保持原有柱木的樑柱結構體,


原有的建材是有黃色圈記,


遠處幾根沒有的是採用現代鋼筋水泥的結構取代.


 



No.19 三疊式的屋架結構,


通常只有大空間的設計才有會運用.


 



No.20 汰換的原材通樑與桁木


 



No.21 屋架結構


 



No.22 青石為實材的抱鼓石.


 



由歷史的演進來賞析,很讓人覺得好奇是,當時的背景台灣已是日本的領土,而包含幾任總督允許,地方人士的申請要保留該建築的遷移重建,這與印象中的專制軍國主義濃厚的意識形象有些矛盾!? 為什麼會同意保留敵對的滿漢文物,若再詳加瞭解會發現,當時的「日滿」友誼與總督是文人當政時空裡的寄情。但這也是文官擔任總督的最後一任,第十七任後都是皇軍將領來擔任,此狀態就完全不一樣了,隨後有皇民化的運動,極力的摧毀臺灣本土的漢文化,「除漢認和」等各項活動,真的在當時的政治型態幾年內有如天壤之差別,真的也幸好古蹟得以保留下來,或許是上蒼留下的一個訊息吧!



 


 


 


歷史演進:


◎光緒十五年(1889)建造衙署的布政使司於現址台北市中山堂前廣場。


◎清日甲午戰役後,在布政使司衙門內的籌防局內成立「臺灣民主國」。


◎日軍進入台北城後就為臺灣日本皇軍的總部而原籌防局改為台灣總督府,


◎一直到大正八年(1919年民國8年)時,臺灣總督府落成(現今中華民國總統府),清代時建築衙署逐漸荒廢。


◎昭和六年(1931年民國20年)當時日本要在布政使司衙門位置建造「台北市公會堂」(現在的建築名稱:中山堂),在當時有識之士的努力下,將其具有代表性的建築部分遷移至現在的植物園與圓山(現在的昨日世界的閩式古蹟群)兩處,而植物園的部分則是布政使司衙門中籌防局的頭門、儀門、大堂與左右通廊房舍。


◎在植物園的布政使司衙門,民國三十四年臺灣光復後為林業試驗所員工宿舍。


◎民國五十二年大規模整修改為「台灣省林業陳列館」。


◎民國七十八年因建築結構損壞嚴重而關閉。


◎民國八十五年至八十七年六月古蹟維修完工,正式正名為「布政使司文物館」。


◎民國九十九年間再次維修提供市民高品質之休閒與認識臺灣建省歷程。


 



 


 


 


 


 


 


 


◎相關背景概述◎


使司衙門機關:明清時代巡撫下設有「承宣布政使司」掌管民政與財政、「提刑案察使司」掌理法務與治安監察、「都指揮使司」掌理邊防與地方軍務。


 


 


 


《相關網頁參考》


http://www.aerc.nhcue.edu.tw/8-0/twart-jp/place/p-t1888-010.htm


臺灣早期西洋美術教育單位網頁


 


 


中川健藏在台期間有許多是臺灣歷史上的首次:


1.      193510月舉辦始政四十年台灣博覽會


2.      1934年日月潭發電廠竣工;建設台北機場


3.      193511月實施地方(市、街、庄)議員選舉,為台灣史上第一次的自治體選舉。


4.      1935年新竹-台中州大地震,為台灣有史以來傷亡最慘重的地震。


 


中川健藏(18757161944626),台灣日治時期第16任總督。


中川健藏,日本新潟縣人。1902年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法科。為台灣最後一任的文官總督。


(網路資料整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影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