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羅蘭簡略介紹


 科別:十字花科


 學名: Matthiola incana.


 別稱: 草桂花、紫羅欄、草紫羅蘭。


產地原產在地中海沿岸,


日據時期引入台灣之後成為重要的觀賞花卉


 



No.1 紫羅蘭 


 


形態特徵: 花季為四季10月至翌年3月最盛,為常綠草本植物,花色有紅、紫、白、黃等色,密集的花具有香氣。花朵為單瓣白天閉合,夜間完全開放,葉片有缺刻。


           紫羅蘭分為毛葉系及光葉系。毛葉系不僅葉上具有細小絨毛,其果實、莖部也都有絨毛。光葉系則全株光滑無絨毛,一眼就可以看出這兩種系統的差別。




No.2  在2010台北花博爭豔館的是光葉系紫羅蘭


 


           植株特別低矮,通常株高約 30~60 公分之間。


 


    :  白色紫羅蘭是潔白無瑕的愛


           一般統稱:清涼


其他相關:


在台灣平地只有在10月至隔年3月這段期間較適合紫羅蘭的切花生產,而在10月及3月時,必須遮蔭及灌水以降低田間溫度,防止花序死亡以生產高品質的切花。此外長日環境可促使開花,有取代部份低溫的效果,這裡所謂的長日及短日的效果對紫羅蘭而言是相對的,在台灣冬季的自然日長約在11小時,若在夜間能夠電照24小時,比沒有電照的紫羅蘭可提早開花,花序長度也因此而比較長。


紫羅蘭之花芽分化必須靠低溫的刺激,但由於是典型的綠植株春化型,種子時期低溫處理並無效果,必須植株發育到一定程度時才能對低溫有所反應;一般認為至少需發育10片以上的葉片,植株越大,葉片數越多,所需低溫越少。


紫羅蘭還有一項很特殊的用途,就是利用種子所榨出來的紫羅蘭油含有高達65﹪的次亞麻油酸(linolenic acid),和一般沙拉油的主要成份亞麻油酸(linoleic acid)不同,這些脂肪酸不能由人體自行合成,必須從食品中攝取,它們的功用是構成細胞膜的材料,尤其具有溶解膽固醇的作用,可預防動脈硬化導致的中風,適合成年人食用,紫羅蘭的這項成份具有發展成新興油料作物的潛力。


(內容摘自網頁台南區農業專訊第39期:1~8(20023)”


 


 


◎相關網頁◎


 


http://book.tndais.gov.tw/Magazine/mag39-1.htm


台南區農業專訊網站有詳盡的解說與圖片記錄,是值得深入的網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影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